《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
021611 |
课程名称: |
生物化学实验 |
学分: |
1.0 |
实验学时 |
32 |
课程类别: |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适用层次: |
汉族本科 |
开课学期: |
第 3 学期 |
适用专业: |
生物技术 |
|
|
先修课程: |
化学及实验、生物化学 |
|
|
后续课程: |
蛋白质工程、酶工程 |
|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生物化学实验》是配合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物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常用的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及测定方法,如电泳技术、光学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等,激发学生对探索生物化学规律的浓厚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一、二种测定核酸、蛋白质、糖类等生物大分子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常见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与环境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
3.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常用分离纯化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如离心、层析和电泳技术等。
4.在教师指导下,能设计和组合实验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作出综合判断分析和解释。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实验目的与内容 |
学时 |
实验性质 |
实验类型 |
主要仪器设备 |
1 |
基本技能和操作技术训练 |
目的:了解生物化学实验所要使用的仪器。掌握操作技术。 内容:实验室安全规范,所用仪器如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的讲解,玻璃器皿的 清洗及量器的使用等的基本训练。 |
1 |
必修 |
基础 |
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滴定管、移液管、三角锥形瓶、容量瓶等 |
2 |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
目的:掌握各种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电泳的分类和各种电泳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内容:以血清为样品进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 薄膜电泳,显示电泳区带。 |
3 |
必修 |
基础 |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仪及水平电泳槽等 |
3 |
Folin-酚法测蛋白含量 |
目的: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内容:采用Folin-酚法于分光光度计650nm处 测定血清中蛋白质的含量 |
3 |
必修 |
基础 |
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 |
4 |
糖含量的测定 |
目的:掌握血糖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了解血糖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意义。 内容:采用福林—吴宪氏法测定血液中葡萄糖 的含量。 |
3 |
必修 |
基础 |
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血糖管等 |
5 |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目的:掌握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过氧化氢酶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内容:利用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的过氧化氢 酶活性。 |
3 |
必修 |
基础 |
天平、恒温水浴锅、移液管、滴定管等 |
6 |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
目的:掌握从动物组织中提取核酸的原理和操作技术;掌握核酸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内容:应用匀降、盐溶、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等分离提取手段制备低分子量核酸并水 解核酸,利用特定试剂检测核酸组分。 |
4 |
必修 |
综合 |
组织捣碎机、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等 |
7 |
琥珀酸脱氢酶及丙二酸的抑制作用 |
目的:了解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内容:利用动物材料检测酶作用所需的条件及作用时间,了解酶作用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
3 |
必须 |
基础 |
恒温水浴锅、组织捣碎机等 |
8 |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目的:掌握2,6-二氯酚靛酚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内容:利用滴定法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解维生素C在各种果品中的含量。 |
2 |
必修 |
基础 |
研钵、三角瓶、容量瓶、量筒、滴定管等 |
9 |
固醇含量的测定 |
目的:掌握各种离心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及使用方法。掌握提取和测定固醇的原理和方法。 内容:采用磷硫铁试剂法测定植物组织中固醇 的含量。 |
3 |
必修 |
基础 |
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 |
10 |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
目的:掌握各种层析技术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应用;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 内容:利用纸层析技术检验氨基移换代谢,观 察动物组织中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及其表现活性时所需的反应条件。 |
3 |
必修 |
综合 |
层析滤纸、电吹风机、喷雾器等 |
11 |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目的:掌握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理解双组份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内容:采用双组份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 |
3 |
必修 |
基础 |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天平等 |
12 |
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的测定 |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与蛋白质分子聚沉的关系。 内容:通过聚沉测定蛋白质等电点。 |
3 |
必修 |
基础 |
试管架、试管、移液管、胶头吸管等 |
13 |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 ——底物专一性、激活剂和抑制剂、最适温度 |
目的:掌握酶的基本性质——底物专一性、激活剂和抑制剂、最适温度。 内容:1、以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 2、利用淀粉被水解的不同阶段产物与碘有不同颜色反应,定性观察唾液淀粉酶在酶促反应中激活或抑制现象。 3、利用唾液淀粉酶为试验对象, 在 0℃~65℃之间选择不同的温度,进行酶活力测定。 4、根据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的不同,遇碘呈现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酶活力的大小及最适温度。 5、采用蔗糖酶为试验对象,在室温至 75℃之间选择不同温度进行酶活力测定。 |
8 |
必修 |
综合 |
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制冰机 |
14 |
香菇多糖的制备、纯化及薄层层析法鉴定 |
目的:掌握真菌多糖类的分离、纯化原理,掌握薄层层析的理论。 内容:香菇子实体经沸水抽提、三氯甲垸-正丁醇法除蛋白质和乙醇沉淀分离可制得香菇多糖粗品,再用CTAB络合法精制得香菇多糖精品;薄层板的制备和薄层层析法对香菇多糖的定性和定量测定及杂质含量测定。 |
6 |
必修 |
综合 |
布氏漏斗、抽滤瓶、分液漏斗、离心机、恒温水浴锅、透析袋、滤纸、层析缸、搅拌器、硅胶G薄层板、毛细管、层析缸、电吹风、喷雾器、烘 箱 |
(实验性质为必修;实验类型分为基础型、综合设计型。)
四、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分析;注意事项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
《生物化学实验》,李树伟,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第1版
2、教学参考书
《生物化学》,王镜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3版
七、考核及成绩认定
1.考核的方式:闭卷考试。
2.本课程的总成绩的组成及结构比例为:实验50%,闭卷考试50%。
八、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1.《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萧能庚、余瑞元、袁明秀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版
2.《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其应用》,赵永芳,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第2版
3.《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蒋立科、杨婉身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4《.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李庆章,吴永尧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9月,
第1版
5.《爱课程》网的生物化学资源共享课程。
撰稿人:姜仁军审稿人:应璐